WFU

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

腕隧道症候群也跟大腦功能有關 (fMRI補充2)

在針灸與腦功能的領域,Napadow所領導的哈佛團隊,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2007年時他們推出了一篇論文,指出腕隧道症候群的患者,他們的S1(大腦感覺皮質)上面,掌管食指和掌管中指的區域位置會改變(變靠近),然後,經過針灸治療後,這兩點的位置,又會分開回到原來的位置。


這對於當時是小碩一的我,才剛開始閱讀fMRI的期刊論文,真是太震撼了。傳統的觀念認為腕隧道症候群就是一個局部結構性的壓迫問題,就是韌帶太緊、筋膜腫脹、造成正中神經壓,所以治療的方法,就是藥物消炎、物治舒解、手術減壓,這些局部的處理。

然而,這篇論文清楚的指出了,大腦中自有一套程式,來負責手指的感覺-動作的細微調整(大家也許還記得以前生物課本的這個圖,身體的每一吋肌膚的感覺,都對應著大腦的某些特定的腦細胞),而這個程式,在病人身上,是跑掉的,經過針灸後,又能再次修正這個程式。




至於到底是程式先跑掉,造成手指肌肉動作不協調,從而摩擦導致發炎?還是先發炎導致程式跑掉,這個就不得而知。至少我們知道,腕隧道症候群,並不全然,是一個局部結構的問題。大腦的變動性/可塑性(plasticity),也占有重要的一環。

咦~~不好意思,好像跳太快了,回頭來講一下腕隧道症候群。腕隧道症候群常見於電鑽工人、長時間騎摩托的朋友,以及廚師……等需要長時間手指需要握緊東西的工作;是因為手腕的韌帶壓迫了正中神經,造成大拇指/食指/中指/無名指的一半,出現麻木或疼痛的情況。也有可能會出現在懷孕的後期以及未梢循環不好的人如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低下……等疾病的患者。

然後我們再跳一下,搭乘時光機,讓我們回轉到時間是 2017年,哈佛團隊又推出了 閃到讓人睜不開眼 的大作:


從上圖可知,題目差不多,但一看研究分組,不得了!

在2017年的研究論文中,最重要的賣點,是討論"遠端針灸"和"近端針灸"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大腦功能表現

哇塞哇塞,我們一直以為外國人不懂針灸的奧義,我們中醫最厲害的,就是頭痛醫腳,腳痛醫頭,什麼五行八卦經絡對應……才一眨眼的時間,人家已經直接把「手痛針腳」的技術,寫成論文,搬進最先進的功能性磁振造影來解釋了。中醫科學化的日子,真的指日可待了嗎?

論文有點艱難,但我努力為大家說明看看:首先,這個研究把病人分成三組,一組針腕隧道症候群的那一手,第二組針對側的腳(如:左手痛就針右小腿);前兩組有選幾個重要的穴位上電針,第三組則是對照組/假針組,用電針但是針尖不穿過皮膚,一樣是針手或針腳。

首先讓我們來看,臨床的治療結果如何呢?


AMAZING~~~!!!在治療8周之後,全部!全部(包括假針組只電不針),症狀都有明顯的緩解;但是三個月之後再訪視患者,針手(近端)和針腳(遠端)這兩組的治療效果都還在,但是假針的那一組,治療的效果就減退了,症狀的強度又回昇到跟原本差不多。甚至,在治療8周剛結束時,我們可以依功能性磁振造影中,大腦感覺皮層中食指和中指的位置是否有改變回來,來預判這位受試者在三個月後是否仍然能維持療效。


這是為什麼呢?研究團隊發現,真針組,不管是針手還是針對側腳,都能改善正中神經的傳導功能;也能如2007論文一樣,改善大腦皮質中,手指感覺區位置跑掉的問題;但是在假針組,兩者都做不到。

接下來,作者開始分析,遠端針刺(針對側腳),跟近端針刺(針患處手),有何不同?他們用另外一種技術,來分析大腦神經纖維的生長變化狀態,發現,在腕隧道症候群的患者身上,他們的患側手,對側手,還有對側腳,都有增加生長的情況(FA↑)(解釋為一種神經學習的表現),也就是說,(本人超譯)為了解救疼痛的那個手腕/手指頭;大腦重新動員了另一側的手和另一側的腳。作為救援。




然後,再針刺治療後,不是說正中神經的傳導有改善嗎?把這件事去延伸做計算,會發現,所有的真針都能造成大腦中對側手的感覺位置的FA下降回來。(FA就我上一段超譯的:因為救援而造成的生長學習/纖維變多的狀況),

但是,大腦中同側手的變化,只跟針手(近端治療)有關,(如:右手痛針右手→右腦的感覺區的手的位置FA變化),(但其實右腦的手的感覺區,管的是左手,不痛的那手,是的,右腦管左側感覺,左腦管右側感覺,有沒有勾起了國中生物的回憶了呢?)

大腦中同側腳的變化,只跟針對側腳(遠端治療)有關,(如:右手痛針針左腳→左腦感覺區的腳的位置FA變化)

也就是說,近端治療和遠端治療,改變大腦程式的方法,是不一樣的,

近端治療,右手痛針右手,影響(相對應)的左腦感覺區的手區,然後再影響回來掌管右手痛的左腦區

遠端治療,右手痛,藉由右腳針刺影響(對應的)左腦感覺區的腳區,然後再影響回來掌管右手痛的左腦區

異曲而同工,多美妙的腦科學啊~~~~(喂~~醒醒~~醒醒~~~你還好嗎?)



個人覺得很帥,帥斃了,帥呆了。中醫本是觀察醫學,古人在經驗累積後,想到用五行八卦各種經絡對應各種文學哲學來解釋,或記憶。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不得己的。

一來,邏輯是有漏洞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;生了一輪下來,不就我隨便補金木水火土某一個環節,不就木火土金水全都生了嗎?

二來,到底是先有臨床觀察,還是先有中醫哲學,再加上後世中醫師的演譯和變化,這更是一整個雞生蛋,蛋生雞,雞蛋蛋雞雞雞蛋!

醫學本來就是經驗與科研的結晶,能夠做出這種讓中西醫都佩服的研究論文來,哈佛Napadow團隊裏一定有滿滿的中西醫高手,感謝你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