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師拿超音波?東門中醫經驗:肌筋膜脈學的延伸及針刺監測
超音波在中醫的應用一直是年輕醫師很有興趣的主題。聽起來就很專業!很先進!尖端科技的結晶!一整個就是很厲害的感覺。然而,這裏面水很深……本人身為中醫”敗家界”的領頭羊,今天將從個人經驗、業界生態、中醫特色三個角度來討論中醫的超音波應用。
一、個人敗家歷程
我自己20年前在當西醫住院醫師有稍微接觸超音波,學習肝膽系統(體檢),以及輔助困難的CVP施打。轉作中醫後覺得超音波跟中醫診斷治療沒啥直接關聯,就沒再接觸。一直到2017年自己開設東門中醫診所之後,又重新開始思考此議題。這幾年來,我相繼買過中國生產的linear無線手持(10多萬)、Benq代理的奇異Vscan(30萬等級),近二年升級到現在的立式機器 Esaote 的 mylab_sigma,這個約80萬百萬等級機型,超音波才正式已經成為我中醫門診的重要角色,是肌筋膜脈學的延伸及針刺監測的重要手段,讓我得以處理了不少困難的問題。
二、業界生態:金錢和時間成本,診斷責任,門診型態
超音波機器一向很貴,不過跟20年前比,其實已經下降到三分之一,手持無線機型更是便利。最近幾年在中醫界很夯超音波,開始有各種進修課程。台灣長照醫學會與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,前一陣子更推出了針對中醫師的超音波學習概論課程。
擁有一台超音波機器聽起來很炫,但花錢買機器還是其次,後面跟著的學習時間和金錢成本才是最高的。據周立偉教授在 肌筋膜脈學回娘家 的分享,每個復健科醫師,在住院醫師期間大概要花三四年的時間,上各種超音波的課程,上百萬的學費是絕對跑不掉的,這還不包括平時的自我練習。才能達到熟稔超音波診斷和治療技術。專科的競爭能力是要負出代價的,躍躍欲試的年輕中醫師們,醬子有沒有嚇到?
"咦沒有?哇你好猛!那我們再聊下去。。。"
有沒有想過,這台超音波在您的中醫日常門診中,將會成為什麼樣的角色?你擁有了超音波之後,(依照)你的病人群(的特色),會不會得到更突出的療效?超音波的評估或超音波下的針刺療程,短則10分鐘長則30分鐘,在繁忙的中醫門診中該如何安排?健保是永遠不會給你超音波的給付的,所以你要如何向病人收費來收回這些時間和金錢成本?
“我不怕,我有崇高的理想,堅強的抱負,你嚇不到我的”
超音波是可以提供全身應用的工具,從肝膽腸胃科、心臟科、婦產科、腎臟科、泌尿科、骨科、復健科、腦神經科、疼痛科、風濕免疫科……各科的西醫都大量的使用超音波檢查。中醫門診作為一個全科醫師,看起來超音波在每一個面象都可以應用,不過,要到何時,髮禿鬢白?才學的完這些知識呢?
“沒關係,我求知慾爆棚,我就是想學”
嗯,西醫用超音波可以診斷/健保給付,打PRP可以收自費,中醫師能打針注射嗎?你敢(有資格)下診斷嗎?你幫病人掃肝臟看到一個腫塊,掃子宮看到一個肌瘤,然後呢?不能收報告費,轉診請西醫進一步檢查,這一切的時間金錢成本消耗以外,甚至會侵蝕主業的獲益;中醫師們有做功德的心理準備了嗎?
但做功德也沒什麼不好,我在使用Vscan的那一年,幫患者抓到二個癌症,一個是初期的乳癌,接受手術已康復;另一個抓到的是闌尾癌,在積極治療後仍無法挽回已經安息。覺得這台Vscan有值回代價。
但事實上,介入性治療和(影像)診斷權,乃是醫界兵家必爭之起,你能看著超音波影像大概講給病人聽,跟別人能負責任的出一個檢查報告/診斷書,這就是玩家版跟專業版的差別。我們每天上班就那一點時間,到底要拿來圈粉、賺錢、做功德、玩玩具……這個比例的安排值得大家深思。
“口是心非,你明明自己每天都在做,是想讓中醫退步嗎?”
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對中醫的愛有多深,能讓中醫長長久久,讓中醫能為人類帶來幸福,是我一生的志業。中醫超音波的路並不好走,細思極恐,我們就問一句,(如果)中醫師永遠不能做注射(的話),(當然的永遠不可能的)。你用超音波來協助疼痛治療,跟西醫師用超音波打針,其效果能並駕齊驅嗎?中醫師拿了超音波之後競爭力在哪裏?中醫師的特色跟專業到底在哪裏?
中醫師一定要看清楚自己,要立足在自己的特點上去發展。不然的話整合來整合去,到底是誰在整誰,真的很難講。
三、在世界上這麼多的醫療角色中,中醫師到底有什麼特別?
中醫師是:
1.全世界唯一一群會把脈的人
2.很熟悉遠端治療,頭痛醫腳像吃飯一樣
3.內建經絡概念,認同肌筋膜張力結構與各種身體/心理症狀是有相關的
4.是全世界細針(28號~40號)的特性最熟悉的一群人
這幾年我一直在摸索,引進新技術的同時,要如何保留舊有的中醫優勢,然後再創造出新的應用及市場,從而達到一個「具有中醫特色的超音波使用模式」?目前我們的經驗大致如下:
1.先用脈象去找出病痛的源頭(內傷/隱性激痛點latent TrPs)....需要<肌筋膜脈學中醫應用>
2.能用針處理與主訴位置相距很遠的遠端痛源.....需要<細緻及完整的乾針手法>
3.在脈象找到的點下針,要能處理中醫內科問題(不只是痛症)......需要<中醫特有的經絡氣血概念及整體觀>
4.對於困難的位置在超音波下進行觀測,用針灸針為主,輔以針刀.....<開外掛終極強化>
在這裏介紹幾個有趣的成功案例:(還沒空po,等等)
1.打嗝半年,超音波監測下乾針腹直肌 一次完治,沒再複發
2.慢性攝護腺炎/骨盆會陰疼痛,超音波監測下針刺二腹肌,明確緩解。
3.腸間瀝瀝有水聲30年,超音波監測下針刺豎脊肌,明確緩解。
結論:中醫特色的超音波應用=肌筋膜脈學的延伸加超音波下的針刺監測
我們的經驗及建議如下:
一、在肌筋膜脈學的基礎上,先從脈象找出病源點進行乾針及針刀的治療,涉及危險或深層的區域以超音波作為輔助。譬如在在脊椎附近旁(前頸及後頸部、豎脊肌/多裂肌、腰大肌)、胸腹部(腹直肌、肋間肌),抑或是針刀本來就常常在處理的位置,像是肩關節的肌腱炎或輕微鈣化處、表淺神經或血管的卡壓或輕微沾黏,以及或著是疤痕下深層組織沾黏的處理。
二、以超音波強化乾針療效(針不到解不乾淨的)
對於激痛點的乾針處理來說,長期以來都是徒手觸診,然而在3公分的深度以下,或是肌肉本身的寬度小於1公分,大概就是手感的極限,要徒手用細針準確定位並誘發局部跳躍反應(LTR, local twitch response)就很困難,即使幸運命中跳了一下,也很難確認是否還遺留激痛點,肌肉是否有被完整的修復,還是只是稍作刺激?這影響乾針療效甚鉅;在肌筋膜脈學中是很重要的。
超音波等於是以影像拓展了手感的極限,能看到到直徑約3mm的激痛點的位置,也能評估肌肉的健康(形狀及質地)。藉助超音波,我們將身體腹部及背部的乾針及針灸治療,提升到一個更安全有效的層次。並發揮遠端治療,或是取得內科症狀的緩解。特別說明的是,要能清楚地看到肌肉的質地以及激痛點,超音波的等級必需是中階以上(大約80萬以上)。20-30萬的手持式機型,目前還無法做到肌筋膜激痛點的解析度。
比較簡單的情況,像是長年腰痛,可以從腹直肌或豎脊肌來緩解;頑固暈眩,可以從枕下肌群緩解;膀胱功或生殖器不適問題,可以沿著任脈沿線處理……。不管處理哪一個位置,基本上都是先把脈,再觸診,確認有問題的肌筋膜位置後,有需要的時候再以超音波做監測輔助。
三、任督二脈的舊傷內傷處理
我們也發現到,在身體的中軸(任督帶脈)做乾針治療,除了讓脈象明顯轉變以外,似乎能大幅地影響體質,突破許多過去吃中藥而無法解決的瓶頸,譬如針刺後病人長年的疲倦就消失了,或也有服用多年難以斷藥的抗焦慮劑(xanax)就突然不需要再吃的例子。進而為內科病人帶來針藥整合的新模式。
建議:“向物理治療師學習使用超音波的模式”
我們不要忘記了,除了向西醫師學習超音波的診斷和介入治療,醫界裏還有另一批人,目前是合理地使用著超音波的,那就是物理治療師。物理治療師使用超音波來觀測肌肉,在執行物理治療的業務中,患者是否有訓練到目標的肌肉,藉由影像學下的動作及狀態,讓原本的物理治療從而變的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治療。沒有人會去argue這樣的使用模式。
在觀測的原則下,物理治療師(以前)不可以逾越業務代替復健科醫師下診斷。(這裏面水很深,個人以為,其實有人背鍋co-sign並不是件壞事。醫療的角色設定中:權利、義務、能力和責任,這些事情都是綁在一起的)。
這個現狀,其實很值得中醫師借鏡。我們要不要去爭取超音波的診斷權?中醫內部的訓練要多少才能讓西醫服氣?要不要幫婦產科醫師去診斷患者的肌瘤有幾公分,要不要幫心臟科醫師判斷cardiac output有多少?要不要測量肝臟中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,是變大還是變小?這些都很值得中醫師們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,停下來,深呼吸,好好地,仔細地思考。這個方向到底對不對?
或著,我們可以仿照物理治療師的做法,利用超音波的影像來監測自己的針灸的安全和有效性;針灸本來就是我們每天日常執行的業務,理論上,我們只是拿了超音波來看看,針在肌肉裏面的走向對不對,針刺肋間肌(大包穴)的時後不要扎成氣胸,如此而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