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三針並不是什麼密技,事實上你去問每個中醫師,大家都會這一招。不過能把董氏奇穴的套招用腦功能造影呈現出來,我們應該是第一個。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27841974/
董氏奇穴的發明人 董公景昌曾說過:「靈骨可治百病,不是一個穴位,而是在靈骨、大白、重魁三穴一齊下針,可兼治所有病症。」這也太玄,難道真的可以一招闖江湖?
董公的兩大弟子:楊維傑老師跟李國政老師,對於穴道的名稱意見不太相同。但總之這套針法,就是在合谷穴的上下1-2cm處各加一針。加針的動作,叫做「倒馬針」,是董氏奇穴系統的特殊用法,在同一條經絡上取三個鄰近的穴道,目的是加強針灸的力量。
這個方法在臨床上非常好用,十幾年前剛到樹林同欣堂時,劉國同學長教我這個方法可以泛治一切氣虛病症、包括五十肩、頭痛、腰痛、暈眩、噁心、胸悶……等等。
在寒症的患者,針上還會點上艾灸,有時病人多起來的時候,門口香煙嬝嬝,鄰居笑稱這一群病人,人人手上三支針,像是點了三柱香,難道是在參拜神明,果然屢有神效。直到今天我還是每天在使用這個方法,辨證精準的話,立馬見效,病人無不嘖嘖稱奇。
後來進入陽明傳醫所,指導教授邱仁輝老師於是指派我負責中醫的腦功能研究,使用最高科技的功能性磁振造影,來分析各個區域的腦細胞消耗氧氣的速率,做為大腦功能活性的指標。哇超帥超酷的,宅男的夢想成真啊!
我就想說,那用這個吃飯的三針來做研究,一定萬無一失。從寫IRB開始,一邊工作一邊做研究一邊顧小孩,花了三年的時間做實驗,再花了二年的時間做統計,再花了二年的時間修稿投稿,大腦靜默模式網路研究水真的好深啊~~`真正是灰頭土臉。
最後好不容易被Acupuncture in Medicine的主編看上,來信主動教我要如何大修這篇論文,終於得以刊出。掐指一算,七年的歲月,這篇論文花了我無數的心血,絕對是我一生的摰愛和驕傲。
針刺的劑量效應
這篇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說明,針刺穴位的劑量效應在腦功能上的表現。在合谷的上下各加一針,是增加針刺數目的劑量;在合谷的穴位上做機械式的捻針動作,是增加刺激的劑量。
哎唷怎麼那麼剛好就是這三針
當然以中醫的角度來說,扎三針然後留針不捻針,偏向於補法,唉呀!怎麼那麼剛剛好,在合谷上下各多扎一針,這不就是「靈骨-合谷-大白-通治百病」嗎?果不其然,在合谷三針齊刺這組,表現出最多的腦功能的激活反應,展現了「倒馬針」的加成效果。
相對上,合谷上扎一針然後做重複不停的捻針,偏向於瀉法,臨床我們治療牙痛或咽喉痛,比較接近這個模式。這組的反應強度就略差一點,不過還是比只扎一針然後丟著都不動來的強。
補法跟瀉法都激活了止痛中樞但是不同側
研究的結果很有趣,首先補法跟瀉法,恰巧各自激活了的右邊跟左邊的止痛中樞,詳細的原因,我們無法解釋,但至少我們證明補法跟瀉法在大腦裏的表現是不一樣的。
再來在合谷扎一針然後都不管他,那麼拔針後,大腦的活動就恢復到正常;但是如果增加劑量,不管是加多針數或是捻針,在拔針後大腦的激活程度仍然持續。也就是說,如何讓針灸後的效果能持續呢?倒馬針跟捻針都是不錯的選擇,視需要而選用囉!
生也有涯,但求無愧於心,不白白來這一遭
臨床意義上,我們用最新穎的腦功能造影技術,把董公的這個經驗「靈骨可治百病」或是「靈骨-合谷-大白泛一切氣虛疾病」以及董氏的「倒馬針」,展示在學術的殿堂之上。個人覺得也算是為中醫百年復興大計,貢獻了一點點小小的心力,自覺開心。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關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