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,我參加了林以正醫師帶領的「肌筋膜脈學一日乾針初階班」,在這個「乾針初體驗」的課程中,老師和助教手把手的帶領我們把到肌肉的脈象,幫我們調整三角肌、胃俞、股內側肌、和比目魚肌的精準乾針手法;讓我開啟了不一樣的中醫人生。以下分享我使用在「一日乾針初階班」中所學到的三角肌和胃俞穴的針刺方法,在個人門診中的治療經驗:
肌筋膜脈學乾針學派給我的核心觀念
乾針的目標,不是單純「止痛」,而是解開筋膜沾黏,恢復身體力量的流動。課程特別強調:
• 把脈是關鍵:寸關尺的細微變化,能引導我們找到真正的代償來源。
• 不一定在患處扎針:很多時候,痛的地方只是表象,真正的卡點往往在遠端。
• 立刻可驗證:針下去,跳動出現,病人馬上能感覺輕鬆、症狀緩解。
• 不一定在患處扎針:很多時候,痛的地方只是表象,真正的卡點往往在遠端。
• 立刻可驗證:針下去,跳動出現,病人馬上能感覺輕鬆、症狀緩解。
這種快速而明確的效果,與傳統針灸相比,更能讓患者「看見、感受」醫師的判斷與治療。
臨床案例分享
1. 滑脈與三角肌
兩位患者左寸皆呈滑脈,一個是骨折後開刀處麻痠痛緊,一個是手臂高舉時肩峰疼痛,我選擇在右三角肌下針。果然引發明顯 Twitch,針完後症狀緩解超過八成。病人當場露出驚訝表情,直呼:「怎麼針這裡,痛就不見了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