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

學習肌筋膜脈學對中醫內科實力的成長

 「我把脈蠻不錯的,比較想當一個開藥的內科醫師,肌筋膜脈學能給我什麼幫助嗎?」

可以的,很多學員反應,學習了肌筋膜脈學和乾針技術後,把脈變的更靈敏了,連帶開藥也變的更有效了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

中醫師學習完肌筋膜脈學之後,看診模式如下:在把脈時認真的畫脈圖,另一方面同時認真聽病人的主訴,依照病人的主訴在腦中會形成一個預設內科脈圖,另外從病人的實際脈象中得到兩個面象的解讀,一個是傳統的內科資訊(五臟六腑虛實六經溫病辨證……),另一個則是脈象中筋膜張力資訊。

然後我們再來比對,這個預設的內科脈象,和實際把到內科脈象有什麼落差,這中間,能不能用肌筋膜脈象的筋膜張力地圖來解釋?

以傷寒論原文為例:

「太陽病,初服桂枝湯,反煩不解者,先刺風池、風府,卻與桂枝湯則愈。」以現在醫療資源普及的狀況來說,如果一個初診患者服桂枝湯,回家後反煩不解的話,那可能就到隔壁街上的另一家中醫診所或是直接去看西醫了,根本就沒機會再去刺他的風池風府。Game over~~~

反過來說,我們要提出一個實際的問題:在怎麼樣的外感狀態下,我們可以預測這個患者,先服桂枝湯會產生反煩不解,而需要先刺風池風府呢?

根據肌筋膜脈學mTCM23,如果風池風府(枕肌附近)有筋膜問題的話,在左寸會呈現寬而緩,類似一種濕氣的脈象,這時如果給予熱藥(桂枝湯),身體的濕氣就可能會上蒸而出現煩躁的症狀,而在風邪夾濕的狀況下,單純的汗法並不容易藥到病除。

回到比較脈象地圖的概念:這個太陽病患者,依他(照書生病的)主訴,我們預判他脈象應該是太陽病脈浮/脈緩;然而卻在左寸發現了異常緩弱大而邊界模糊的濕邪脈象,依內科的脈學說法是風邪夾濕,依肌筋膜脈象地圖是枕肌失能,因此閉塞了膀胱經的腠理,造成濕氣不能自然外散。



因此,主訴的預測脈象,和實際內科脈象,兩者的落差,剛好可以用肌筋脈象學地圖的筋膜張力資訊來解釋。對應起來,非常合理。我們可以依脈象逕行針刺和藥物治療。

對於有豐富內科經驗的中醫師來說,如在桂枝湯的嗇嗇惡寒,淅淅惡風,翕翕發熱,鼻鳴乾嘔等主訴狀態下,在左寸有覺察到明顯的濕氣即將化熱的現象,通常會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袪濕邪的藥物,譬如羌活獨活澤瀉防己之類,或乾脆引入金匱水氣病的概念進來治療。

從實際操作面來講,對於還在摸索學習成長的醫師來說,一旦在左寸查察濕氣的脈象,宜在門診現場做理學檢查,確認枕肌附近的筋膜狀態,然後以肌筋膜脈學中醫應用工作坊所教的「風池麻瓜大全套」在枕肌附近加以治療,就可以在門診現場就將左寸的濕邪處理掉,之後再重新把脈,依新的脈象擬定藥方讓患者帶藥回家吃。才能避免掉服桂枝湯反煩不解的「不良反應」,避免負評或病患的流失。


那麼會不會出現地圖對不起來的情形呢?譬如說,一樣的標準太陽病主訴。但脈象上有出現右關前浮關後緊縮,左寸關緊縮的脈象。從肌筋膜學角度來說,這個是胃的消化功能受膀胱經寒邪收引影響,與病人的太陽病主訴不合。此時,有三種情況:

(1) 病人沒有把他的症狀全部說出來,我們可以鐵口直斷的問他說,那你現在胃有沒有不舒服?今天是不是吃不太下?還是你長期就有腸胃消化不銀的問題?

(2) 脈象走在症狀之前,可能回家後才會出現腸胃症狀,此時應特別囑咐病人回家後,要禁生冷、粘滑、肉麵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惡等物。

(3) 不用等症狀轉變了,直接現場先刺胃俞,讓脈象轉為太陽病的浮緩脈,再給桂枝湯加一點平胃散就安全下莊了。


實際上,我們必須承認下面兩項事實:

1. 中醫脈-藥-針三者難以分家:某些疾病表現出特別的脈象,常常針灸有一套相對應治法,藥物也有一套相對應的治法,都有效,甚至合併使用更有效。譬如中醫師都能瑯瑯上口的傷寒論原文「太陽病,初服桂枝湯,反煩不解者,先刺風池、風府,卻與桂枝湯則愈。」就揭示了頸部肌肉(筋膜)與傷風感冒症狀(內科)的關聯性,甚至是同質性。

2. 全人醫療vs.有限的主訴: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些肌筋膜狀況的小病小痛,可是病人不見得會在有限的時間把這些問題說完,在有限的門診時間和給付之下,病人多半敘述目前最困擾的問題,例如頭暈、咳嗽、睡眠、腹痛……等等。依據肌筋膜脈學的看法,脈象上有很大的成份是肌筋膜張力的表現。因此,我們把到的脈象不見得一定就是病人主訴的病因。那麼照著這個脈象去做治療的話,到底治到的是什麼呢?


學習了肌筋膜脈學中醫應用之後,讓我們更加了解,如果在在脈象上與症狀無法對應,該做的不是捨脈從症/捨症從脈,而是去分析脈象的資訊來源及干擾因子,尤其是要引入筋膜張力資訊的想法,藉由理學檢查,將資訊收集完整而重新判讀。從而能達到中醫師一直在追求的:望聞問切,四診合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