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哪些疾病會需要骨盆底肌內傷治療?
傳統上,與骨盆底肌相關的疑難雜症,包括慢性攝護腺炎,間質性膀胱炎,男女性功能障礙,甚至於大便解不乾淨覺得肛門被綁住,或者小便頻尿無力漏尿,月經疼痛,子宮內膜異位疼痛,另外就是一些脊椎或椎間盤手術後的相關疼痛也常與尾椎/骨盆底肌有關。
但實務上,氣功中所謂”氣沉丹田”,就是骨盆底肌健康、彈性、放鬆的完整功能的表現,丹田如果受傷,當然渾身不適,百病叢生;因此許多的慢性疲倦、長年頭痛、長年胃痛、失眠、甚至自律神經失調、焦慮、憂鬱、恐慌……都可能與骨盆底肌有關
#東門中醫治療骨盆底肌內傷的方式為何?
本診所內,骨盆底肌治療/尾椎校正的方式有兩種,第一種是張哲銘醫師的跪坐式鉤尾椎,病人以跪或蹲的方式來執行,醫師戴手套進伸進肛門,配合氣功的能力,用醫師指尖的力量解開尾椎附近的沾黏,對於醫師的腕力及指力是種考驗。
第二種是林醫師使用的的側臥式骨盆底肌治療,用類似大腸鏡檢查的方式,讓病人側躺接受肛門指檢及骨盆底肌針灸治療,好處是病人側臥比較容易放鬆,較有安全感,難處是這個姿勢不易施力,所以必需配合針灸,醫師需以一手觸診另一手施針,在技術上的難度很高。
#骨盆底肌內傷治療需要做幾次?
因人而異,一般來說,因為我們傾向於精準治療,以及搭配脈象中筋膜張力資訊,從骨盆腔及身體其他位置,同時處理筋膜的張力結構,通常療效是令人驚艷的。當然有時傷勢範圍較大,需要密集的治療;有的患者則會選擇身體和骨盆底,輪流做處理,因為在治療過後一兩周內,骨盆底肌的張力會重新調整達成新的平衡,脈象改變就要重新擬定策略。一般大約二次到四次,對於患者的主訴症狀,就能得到緩解。
#尾椎/骨盆張力障礙和懷孕生產有關嗎?
是因也是果,相關性很高。常常聽到的都市傳說,媽媽們會討論說,我本來懷孕前會月經疼痛,生產後就自然好了;或是我生第一胎時還好,生第二胎後才開始尾椎痛。在懷孕過程中,胎兒逐漸的長大,以及母體內鬆弛素的分泌,讓骨盆腔內的肌肉和韌帶有了更大的彈性;但在生產陣痛的過程中,強烈的收縮,也有可能造成骨盆底肌的拉傷。
#醫師在什麼狀況下會建議這類治療?
使用肛門指診的方式進行診療,對於中醫師或是病患雙方都是很辛苦的事,如果可以,當然要優先由遠端的筋膜/穴道來進行處理。因此,最後會選擇直球對決,都是有其不得已之處,皆是在病情上困擾已久,或有明確的挫傷病史,最重要的,在醫師診斷上,我們經由氣功診察或脈診,反復確認病灶的位置,才會與病患討論此項治療的必要性。
#我的尾椎不會痛啊!為何會建議我做骨盆底肌檢查及治療
俗話說的好,不通則痛,痛則不通;然而,不通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痛痛的地方,中醫師哪有那麼好當?
對我來說,主要是看脈象的資訊。病人雖然有各種主訴,但是脈象會告訴我們真正氣血卡住的地方。舉例來說,當我們在把脈時,如果發現寸關尺的尺部,呈現沉細或緊縮的脈象,或有所謂的澀脈,就會懷疑是否丹田或骨盆腔內的循環或筋膜張力是有異常的,這個異常傳導到全身而造成了遠端的症狀,如頭痛、頭暈、疲倦、胸悶、胃痛,甚至影響免疫系統或是自律神經系統……等等。所以病人雖然講了十幾種症狀,中醫師卻常常能一把就糾出病根,這都是脈象的資訊告訴我們的。
#勾完了針完了就沒事了嗎?
我們針對骨盆底肌治療的方式很多,各有其相對應的眉眉角角角角的細節以及脈象特徵,勾尾椎只是其中之一,骨盆底肌的結構治療,常常要合併足弓及胸椎、肋骨、頸椎、顳顎關節附近的校正,如果超出我的能力範圍,會請謝彌堅醫師或是陳冠宇醫師會診來協同治療。另外,體質的調里,術後的照顧,也很重要,虛症患者要吃藥配合保持元氣,筋膜肌肉受傷要給予復健運動處方,或是其他相關的體質(濕氣/瘀血……)都要趁這個機會做全面的調理。
#醫師好辛苦啊!有必要做到這樣嗎?把把脈開開藥不好嗎?
嗯~~我本來也是這樣想的,但就是求診的患者愈來愈難,我們只好不斷的追尋進步,盡一切的所能來幫助患者。尾椎/骨盆底肌內傷的患者,都是久病難癒,無處求醫,載沉載浮甚至十多年。醫者父母心,我們能幫就幫。
#我覺得好害怕……
醫師稟持著醫療專業治療,整體而言,當然比痔瘡檢查難受一點點,但比大腸鏡輕鬆很多。對於女性患者,整個過程中會有女性護理人員陪同,男性則會尊重患者的意願。總之,能把病治好才是最重要的,我們會儘力協助您。
#我不想治療,可以自己做凱格爾運動就好嗎?
其實核心肌群有傷的時候,不要急著做運動訓練,一律都建議要先把受傷的肌肉跟筋膜先修復好。因為大腦跟小腦,通常會把受傷的核心肌肉做規避處理,也就是減少或關閉受傷肌群的使用,而啟用其他的肌肉來執行工作。就跟健身運動一樣,很多人有傷而不自知,要嘛練了半天沒有成果,感覺總是練不到目標的肌群;要嘛就越累越虛,形成新的內傷。有內傷時務必先做治療,再跟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,循序漸進的做復健運動。
相關文章:
骨盆底肌內傷在中醫疑難雜症治療的重要性;
勾尾椎/骨盆底肌針灸治療的技術核心
東門中醫 (每日早上8:30電話預約 02-23432000)
門診時間及地址(fb粉絲專頁)